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教育社會學
Sociology of Education 
開課學期
109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系  
授課教師
薛承泰 
課號
EduTch5103 
課程識別碼
P01 U0080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7,8(14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社211 
備註
非教育學程學生可修-限7人,教育基礎課程。上課地點:社211。
總人數上限:4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91EduTch5103_Soced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「為什麼要教育改革?這是最基本的問題,卻也是最難回答的一個問題。大家談起台灣的教育.馬上想起來的像是:小孩子放學以後還拖著一個大書包去補習;家裡有個國中學生,全家跟著神經緊張,家人作息也都要配合孩子的上學和補習時間而定;甚至我們成年人,到現在都可能想起來小時候考壞了挨打的事,或者作夢夢見聯考。我們談教改,不必從什麼教育的大道理談起;光是看『上學使得這麼多人不快樂』這一件事,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理由,非要教改不可。」

這是1995年李遠哲院長在擔任教改會召集人一年之後的談話,這句話聽來簡單,卻是道出了我國教育的特色與弊端。簡單地說,過去在台灣教育的升學過程充滿著競爭,競爭帶來家長的焦慮與學童的不快樂!可是,經過了25年,教改會也早就結束了,上述這個現象究竟有少改善呢?而2007年大學指考,總分7.69分就可以被錄取,如今台灣的高教淨在學率已超過絕大部分工業化國家。這究竟說明台灣教育的開放已達到「有教無類」,還是象徵著教育資源的濫用與升學制度失去了章法?

教育作為一個籠統的概念,人人有經驗、個個有話說,過去幾年來討論教育改革者多如牛毛,這種百花齊放對社會帶來「啟蒙」與「多元觀點」,但也由於對教育現象與問題之詮釋歧異,民眾反而不知所從,政策的擬定也相當困難。隨著社會開放,多年前校園中興起學生自主與教授治校的聲音,而在另一方面校園暴力與脫軌失序事件層出不窮。近年來的學運,配合著新資訊科技,展現所謂的公民權,對於教育體制與內容也都帶來新的衝擊與思維;過去強調學術界應站在權力的對面,進行監督批判,如今呢?

雖然教改與脫序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,我們卻不得不去思考,這究竟是社會朝向民主開放所產生的過渡現象?是台灣社會力的長期以來的斲傷與衰敗?還是一批精英藉由改革來搶奪利益?不論答案會是什麼?人們仍憧憬一個新的社會秩序而不斷地嘗試突破現狀。

如果說,這些年來教改毫無成就,那是不公平的!至少廢除了牴觸教育基本價值的「聯考」。儘管有不少人認為聯考本身是無辜的,但由於四十餘年來實施聯考的結果,逐漸將學生帶離這些基本價值,聯考自然成為教改的祭品。可是取代聯考的機制,如多元入學方案與十二年國教,立意雖好卻未必能革除原有弊端,甚至還帶來過去聯考所沒有的新問題;這就應驗了大家只能對過去問題診斷有共識,卻對未來做法沒把握的說法!很不幸地,學子與家長們就往往成為這些「沒把握」做法的白老鼠。

談到教育的目的,大家都可以說出一串,諸如開發國民潛能、提高人民素質、增進國家競爭力等,這些應該也是「共識」,所以教育機會的擴充與延伸,一直是國家的重要政策。其實,教育還有另外一個目的,那就是,教育能夠協助那些先天缺乏資源、處於弱勢的人跳出他們的困境,進而發展他們的人生。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是不一樣的,處在劣勢環境者,不是因為智能不如人,而往往是機會不足,或是不懂得去把握機會,甚至弱勢會在世代間循環下去。簡言之,教育也具有「等化」的功能並降低階級複製的機會,而台灣當前教改重點,恐怕不是前者的教育的擴充與延伸,而應是後者的公平與正義!

很遺憾,幾次的改革似乎未見階級複製已隱然成為教改最大的罩門,過去將重點置於「擴充的迷思」,即使台灣25-40歲人們的學歷為世界之冠,這代表什麼?是國力變得更強?是就業率會上揚?還是公民素質與社會道德更為進步?在這堂課中,大家一起來思考! 

課程目標
從十九世紀中頁開始,教育開始脫離私人、宗教或特權階級所專有,發展公眾教育也就逐漸成為國家的責任;這一百多年來,不僅產生所謂的「受教權」普遍性概念,人民的受教權也列為憲法所保障的「自由權」之一,甚至教育預算也成為人民權益與國家發展的標竿。教育與國家的關係是越來越密切了,國家與人民如何發展或改革教育?自然就成為社會科學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。

社會科學的基本任務,就是要指出社會的「不公」(inequality),認為需要透過批判(尤其針對權力),促成多元觀點,才能釋放出社會力來,使社會在多元與包容的情形下,減緩不公的現象,而所謂的民主與自由的價值、或是公民社會的形成,不都是如此來的嗎?尤重要的,「批判」雖是知識分子的專長卻不是任何人的專利,如果自己的作為才是「批判」,他人的批判則是「反動」,這不僅是雙重標準,也成為了權力的化身。教育的主要目的,何嘗不是在傳遞優質價值與文化,最終目的,無非在解放個人的潛能,創造多元社會與文化。其實台灣的教育發展已有七十年的經驗,教育環境時刻都在改變,如果缺乏明確的目標與具體可實踐之作為,稱不上是改革(reform);過去十年號稱的「教改」,口號多、投資更多,但具體可實踐之作為則不如預期。

不論是參與教改或研究教育現象並非是教育學者的專利,也是社會學或更廣義的社會科學的主要課題之一,但是社會學所關心的議題和教育學者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說教育有三大研究課題,一為教育與社會國家發展以及其它制度間的關係,這是從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教育;二為教育的實質內容與方式,也就是談教育行政、教學方法與師生關係,屬於微視面的範圍;三將教育視為一種社會現象,強調教育與社會不平等的關係,包括探討社會族群的教育機會與教育資源的分配的問題,以及教育與社會階級的關係。[教育社會學](Sociology of Education)強調第三類,並涉及部份的第一、二類。本學期重點則包括:1)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理論 2)教育、人力資本與勞動力 3)教育與社會不平等4)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等議題。講述的順序,將從我國的教育發展、社會環境、教改現象談起,再來探討當前的相關理論。同時,這學期為配合國家年金改革,教育人員的公平正義(待遇與退休)也是討論課題之一。

本課程的設計以教育學程學生為主要對象,上課方式以研讀相關領域中的分析、論述與研究論文為主,同時重視課堂上的討論,環繞當前教育現象與過去十餘年教改作為;希望藉此將學術與現實做某種層次的結合,也希望同學去關心當下社會所發生的狀況(尤其是教育相關現象),這是本課程的一個期待。由於同學可能來自不同科系,經驗與專業訓練均較多元,為了在課堂中先營造與多元觀點,要求同學以2-3人為一小組,選擇一專題蒐集資料,並於學期的後半段與其他組同學分享成果;同時,每一位同學均須針對所選之專題撰寫一份評論。因此,本學期將有一份個人評論,一份期末團體資料簡報(包括書面與口頭報告),以及一次期末考試。 
課程要求
用心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推薦參考書

王立昇 2018, 為美好生活的教育 - 教改往哪裡走? 五南。
羊憶蓉 1998, 教育與國家發展 - 台灣經驗。桂冠出版。
羊憶蓉、林全等 1994, 台灣的教育改革。台灣研究基金會叢書,前衛。
李錦旭(譯)資本主義美國中的學校教育(原著Bowles and Gintis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)桂冠出版。
林生傳 1996, 教育社會學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。
吳康寧 1998, 教育社會學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。
周祝瑛 2004, 誰開了教改的玩笑?心理出版社。
黃庭康 2018, 不平等的教育:批判教育社會學的九堂課。群學。
陳奎喜 1990, 教育社會學研究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陳奎喜主編 1998, 現代教育社會學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夏林清主編 1998, 教育改革:理念與實踐。應用心理學 第一期 台北:五南。
孫震 2007, 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。台大出版中心。
楊瑩 1994, 教育機會均等 --- 教育社會學的探究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姜添輝 2002, 資本社會中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: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。
台北:高等教育出版。
潘慧玲主編 2004, 教育研究方法論---觀點與方法。師大教育研究中心出版。
趙祥麟主編 1995,外國教育家評傳。桂冠叢刊。
劉慧珍(譯)文憑社會: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(原著Randall Collins 1978 The Credential Society)桂冠出版。
薛承泰 2004,十年教改為誰築夢?心理出版社。
薛承泰 2016,台灣人口大震盪。天下文化。
薛承泰 2020,人口危機來了!唐山。
戴曉霞 2000,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。揚智文化事業。
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2005, 教育社會學。巨流圖書公司。
譚光鼎 2011, 教育社會學 。學富文化。
賴慈芸譯 2004 (David L. Kirp 著), 搶救大學:都是行銷惹的禍.天下雜誌出版.
張善楠譯 2008 (Derek Bok 著),大學教了沒?哈佛校長提出的8門課.天下文化出版.


Downey, Douglas B. and Dennis J. Condron. 2016. "Fifty Years since the Coleman Report: 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s and Inequality." Sociology of Education, 89(3):207-220.
Karabel, J. and A.H. Halsey. 1977.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. New York:
Oxford University Press.
Hurn, Christopher J. 1993 The Limits and Possibilities of Schooling: An
Introduction of Education.(3rd edition) Boston: Allyn and Bacon, Inc.
Shain, Farzana and Jenny Ozga. 2001. "Identity Crisis? Problems and Issue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."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, 22(1):109-120.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6  導論與課程介紹 
第2週
9/23  台灣的教育發展與挑戰 1 - 本土教育社會學的緣起 
第3週
9/30  台灣的教育發展與挑戰 2 - 本土教育社會學的緣起 
第4週
10/07  台灣教欲發展與社會變遷(3) 
第5週
10/14  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觀點 
第6週
10/21  美國教育改革,教育社會學理論1 
第7週
10/28  教育社會學理論2
 
第8週
11/04  教育社會學理論3  
第9週
11/11  教育與人力資本(勞動力) 
第10週
11/18  教育與勞動力(2) 
第11週
11/25  期中報告 
第12週
12/02  教育與不均 
第13週
12/09  教育與階層化1 
第14週
12/16  教育與階層化2 
第15週
12/23  教師的退休制度與年改 1  
第16週
12/30  期末報告1 
第17週
1/06  期末報告2
期末考(1/13)